English

智力≠成就

2000-08-06 来源:生活时报 谷桂远 我有话说

据载,古雅典有一位著名的演说家莫斯梯尼,原来不具有演讲的才能,口吃、气短、声音低微、发音不准,动作呆板。只是因为幼时听过一位出色演说家的演讲,便着魔似的也想当一名演讲大师。可是,当他经过一番准备,正式上台演讲时,得到的只是观众的嘲笑和起哄。但他没有灰心,在朋友的鼓励与帮助下,他吸取失败的教训,一切从头开始,苦练基本功。为了矫正发音,他居然把小石子含在嘴里,面对高山大海,最后他发出的强音竟盖过狂风怒涛的响声。同时他还潜心研究文学历史,背诵诗歌、神话和戏剧。经过十多年的苦练,德莫斯梯尼终于成功了。他凭着自己富有魅力的演讲,赢得了听众的敬佩和尊重。

综观世界古往今来,任何一位成就大事者,都不是仅仅因为聪明而获得成功的。智力因素对他们来说只是成功的前提条件,还必须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才使他们有幸摘取胜利的桂冠。

所谓非智力因素,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主要是指个人的情感、意志、性格等方面的特征。作为情感,虽然它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,但它对人的认识活动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。列宁说过:“没有人的感情,就从来没有,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。”一个人的求知欲望,探索精神,学习兴趣,都伴有强烈的情感体验,使人乐而为之。坚强的意志,能使人对已确定的目标义无反顾,不管碰到什么困难,遇到什么挫折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很多人的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中。如果意志薄弱,碰到障碍就退缩,那么连最简单的事情也难做成。个人的性格对于活动的效果乃至成败也有直接的影响。我们谁也不会怀疑,一个工作勤恳,办事认真,谦虚好学,刻苦努力的人,不能没有收获与进步。而性格懒散,不能吃苦耐劳的,办事马虎的人,其工作和学习都是难有好成绩的。

有些学习不好的学生,往往不是由于智力水平低下,反而有的聪明得像小精灵一样。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是非智力因素不好,如自制能力差,注意力不集中,对学习和作业感到厌烦,坐不住,听不进,爱淘气,抵制不住外来的刺激和诱惑,结果影响了智力因素的发挥。曾有学者调查某一中学,有两位智商同是146的同学参加理科高考,非智力因素优秀的学生高考成绩是650分,而另一位非智力因素不好的学生高考成绩只有499分。考得差的学生性格薄弱,总担心自己考不好,结果考场上发挥失常。而在文科考试中,一智商为105的学生,由于非智力因素较好,高考成绩达590分,而另一位智商较他高10点,却只考得510分。

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在20世纪初,用智力测验选出智力超常儿童1500名,并对他们进行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。结果表明,发现造成这种差异不在智商的高低,而在于每个人个性心理品质的不同。成就大的那一部分具有很强的自信心、持久力和胜过别人的愿望,成就小的人则明显缺乏这些品质。因此,特曼认为,智力与成就之间并非完全相关。

在学校里,学生的活动可分为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。智力活动包括理解、抽象、想象、归纳、演绎等思维活动。非智力活动包括学习动机、兴趣、意志、性格等方面。前者在教学中能直接体现,效果明显,易被老师注意,后者间接参与教学活动,效果不明显,容易被人忽视。实际上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。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,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要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,学生不仅要培养和开发自己的智力因素,还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,充分利用和调动非智力因素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